新闻中心 分类>>

开云体育-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- APP 最新2025第 十 四 期 参观“合院之城——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”br档案馆珍藏的不止是泛黄的故纸更是一座城市的心跳与体温

2025-03-26 21:20:5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开云体育-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- 开云体育APP 最新2025

开云体育-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- 开云体育APP 最新2025第 十 四 期 参观“合院之城——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”br档案馆珍藏的不止是泛黄的故纸更是一座城市的心跳与体温

  如何让归于沉寂的档案立体化,变成“活”态档案,讲好北京故事?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向大众讲述京味文化、保护古都风貌,同时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,是北京市档案馆义不容辞的一件使命。作为馆里又一个上新的常设展览,此次“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”以3700余件档案、资料、老照片、实物等展品按照“驻足都市”“院落北京”“营城匠意”“历久弥新”4个部分,围绕四合院和胡同两个独具京味特色的元素,系统展现古都北京的壮美秩序,令人近距离感受到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  仔细观看,图中的一些街景风貌,以及悬挂的标语充满了时代感,特别是一些老建筑群、老房子本身发生的变化,犹如讲故事般演绎出城市的变迁与更新。比如从照片中能清晰看到上世纪90年代一栋建筑的外立面上已经大量应用比较新的建筑装饰材料,而这栋建筑本身陈旧的结构、风格依然还在,那些叠加的印记让这栋建筑如同经历世事的老人,见证和讲述着城市的发展。此外,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令人直观感受到时代的变化。比如在一个十字路口拔地而起的人行立交桥,方便了人们的出行;还比如有的街巷经过整治,一些有历史感的王府、庙宇更加醒目,这些变化令人眼前一亮。

  而四合院也正是这次展览的主题“合院之城”的灵感来源。王兰顺解释道,北京城分内城和外城,内城四四方方,外城东西向较长,呈长方形;北京的四合院也有内院和外院,内院方方正正,外院层层勾连,形成一个长方形。再细细品味,北京城有中轴线,四合院也有中轴线,很多院子的过道连成了胡同,胡同又连着街巷,众多胡同、街巷又跟北京中轴线互相搭建,最终形成了一座壮美的北京城,“因此我们说,一座城像一个四合院,一个院子像一座城,所以叫合院之城。”

  走过四合院模型,陈列在展台里的老物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有人驻足浏览,有人扫描二维码,对照说明文字仔细端详。王兰顺为大家介绍:“这是鲁班胡同民居的瓦当、滴水瓦和门钹,是当年在拆迁建设时一些有心人留存下来后捐到档案馆的。这是民国时期西松树胡同一所民居的地砖,大家看旁边还有一幅老照片,这张照片其实承载着一段北京市档案馆的历史记忆。西松树胡同是北京市档案馆最初的所在地,当时在一个民居小院里办公,里面的建筑是一座花园式洋房。大家看到的这两块地砖,就是当时在拆房子的过程中保存下来的,也可以说这两块砖是老档案馆留给我们的念想。”

  一份编号为“J001-001-00001”的档案,见证了长安街的定名过程。这份档案是1928年北平工务局局长向北平市长呈递的建议书。其中建议:“自东长安门至东单牌楼,统名为东长安街;自西长安门至西单牌楼,统名为西长安街。”这一命名方案得到了当时市政府的采纳,并沿用至今。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,广场进行扩建,将长安街彻底打通,向东延伸至建国门,向西延伸至复兴门,并矗立起人民大会堂等众多彰显国家形象的建筑。如今,这条城市要道成为见证首都和国家时代发展的“窗口”。

  继续前行,王兰顺指着一幅1949年北平市城区内五区区划图引导大家观看,并指出这幅图很能说明“银锭桥水倒流”奇观形成的地理原因。原来,元代时积水潭是一片宽阔水面,后来逐渐形成西海、后海、前海三个湖泊且有水道相通。到了明代,为保证皇宫大内的充足水量,在德胜桥东南角开挖了一条河道。这条人工河道改变了什刹海地区的水流走向,部分河水从西海流出,经过东明胡同和羊房胡同流进北海,多余的水则从北海流到前海,再向北绕弯流入后海,导致在银锭桥处出现水倒流的现象。清代前期,后海两岸的王府及水田稻作的大面积种植,致使河床淤垫、水道受阻,影响了水流的正常走向,更加重了前海向后海倒流的趋势。乾隆时期曾对积水潭及银锭桥周边进行多次整治,相关档案记载了当时对河道进行挑挖等工程,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水流存在异常及需要治理的情况。

  王兰顺说,从这张蓝图还能延伸出当时的一段商业历史:过去老北京说“八大祥”,指的是前门和大栅栏一带,有八家带“祥”字的绸布店。“八大祥的瑞蚨祥、谦祥益这两家竞争得很激烈,这两家起家最初都是在山东省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,我曾经到那去做过考证。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堂号,比如瑞蚨祥的堂号是经书堂,谦祥益的堂号是进修堂。也各自有各自的私塾,也就是说,这些家族的孩子就在他们各自所属的私塾里上学,长大以后就到各自的绸布店去干活。我记得当地还有很多老人聊起以前在瑞蚨祥或者谦祥益干活的经历,很有意思。清末,这两大‘祥’进京之后,更是演绎出一部商业传奇历史。”

  王兰顺又指着另一张蓝图讲解道:“我们再看大栅栏西街的观音寺,当年有111个铺号,稻香村就是在这儿起家的。实际上它是南味食品,做大之后伙计开始闹纠纷,最后出来一帮人成立了一个桂香村,跟稻香村搞竞争,稻香村曾经一度歇业。后来很多稻香村老人又重新成立了稻香村,改善经营策略,逐渐恢复名气。大家仔细看,百代公司也在这里。大家都知道百代公司是灌制唱片的,为什么开在这条街上?因为当时这一带戏园子比较多。另外,这条街上还有中西药房、京华客栈、美最新(鞋店)……这些店铺令人感觉这条大街当时很时髦,很洋气。”

  此次展览上一件明代的《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》,是目前发现最早对胡同进行介绍和收集的典籍。据书中记载,明代北京有名字的街巷胡同共1288条。另一件清代的《京师坊巷志稿》,记载了2077条京城的街巷胡同,其中直接以“胡同”为称的有978条。两件档案展示了不同时期对胡同名字、分布的记载。更令人诧异的是,“胡同里的古刹寺院还非常多,上世纪20年代末,当时街巷胡同登记有1900多条,寺庙竟达到了1700多座,相当于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寺庙。”

  在丰富的历史档案中仔细浏览,一些具体的城市管理细则令人印象深刻。细读一则1936年北平电车公司禁止报童登车,违纪处罚当班票生的通告内容,公司已经一再禁止报童登车叫卖,但还是发生了一起“致有西草站五路车发生报童跳车摔伤之事”,公司通告认为责任全因司售的怠忽,如再发生将处罚当班司售,并切盼稽查人员等“随时注意,认线年关于门神可改为岳飞等忠勇历史人物的呈文及训令,内容关于老百姓的门神可以改为岳飞、文天祥、戚继光、班超、史可法等忠勇历史人物,但其形式大小、服饰与原有门神画像绘法又不能相差太远。这些从细微处着手的历史档案,反映出城市生活的改良面貌和生动图景。

  北京的街区风物令人沉醉,其中的书院学堂更是一道重要的风景,“我们如果到沙滩后街去,能看到京师大学堂这个建筑现在还存在。”王兰顺介绍,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可以追溯到戊戌变法时期,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敦促下决定筹办这所国立大学。1912年5月4日,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“国立”的大学。“京师大学堂实际上是在和嘉公主府的院里建立的,是西学东渐的一个产物。后来北大红楼建成,成为北京大学一院(文学院),京师大学堂就变成北京大学二院(理学院)。北京大学三院(法学院),就在今天新华社的院子里,现在还保留有当时的一些建筑。”

搜索